目前分類:氣候變遷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更新日期:2009/11/28 08:17

 

(中央社記者張若霆多倫多27日專電)科學家發現,由於北極海冰形成時間延後, 迫使一些饑餓的北極熊以幼熊為食物。科學家表示,今年以來,至少已有七宗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被人發現。

 

加拿大環境部退休生物學家史特林(Ian Stirling)表示,這是他從事科學工作以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北極熊獵食幼熊的案例。史特林表示,證據顯示,北極熊獵食幼熊完全是為了食物,而非再交配。史特林指出,哈德遜灣(Hudson Bay)的海冰以往很早就形成,北極熊可以利用海冰接近海豹,獵食後積聚過冬所需的脂肪。但現在,哈德遜灣的海冰形成比以往要晚數周,饑餓的北極熊等不及,只好先吃幼熊。981127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全球暖化 燒掉你的錢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13
作者:陳雅玲、賀先蕙

《氣候變遷下的未來世界大預測 》

聖母峰為何急速變矮?

喜馬拉雅山因氣候暖化,導致積雪密實化加快,自1966年至1999年高度降低了130公分,相當於一個10歲小學生身高,高度仍持續下降中。

人的力量有多大?人,可以讓全世界最高的山脈變矮!

西藏西部的喜馬拉雅山區,是全球氣候變暖最敏感的地區之一。儘管喜馬拉雅山脈因地殼運動,以微小速度不斷增高,但全球氣候變暖,加速了山頂積雪變冰的密實化過程,導致主峰聖母峰高度不斷降低。從1966年到1999年,頂部已降低130公分,並且持續惡化。

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煤、石油,二氧化碳濃度達到6千萬年來最高點。全球均溫未來將至少上升23,冰川、凍原、積雪、冰山正在消融。氣候極端化、降雨改變。水災、旱災、酷熱、颱風不斷、海水升溫,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百倍……


青藏高原素有「亞洲水塔」之稱,高原上的冰川,孕育了數條世界級的大江、大河,如中國的長江和黃河,南亞的印度河文明,現在這些江河的水量將會不斷減少,甚至斷流、乾涸。有人形容21世紀即將面對的這場抗暖戰爭,嚴峻性猶如第三次世界大戰。是要繼續激辯,等待下一次「明日過後」?還是趕緊動手抗暖?答案不辯自明。


北極將成無冰的汪洋!

      ◎世界上現存22,000隻北極熊,恐將在45年後絕種。 
海面上的冰每10年平均消失總面積的8.5%,預估在2070年,夏天的北極,將是不見冰影的汪洋。 
    2100年之前,北極永凍土表面積可能縮減60%到90%,土壤中封存的溫室氣體,將被釋放出更多。 

中國北京將被沙塵暴掩埋!

北京:北方沙漠若續擴大,百年後將被沙塵暴掩埋
青藏高原:凍土呈逐漸退化趨勢,未來50年表層凍土面積有可能減少10%15%,將影響到青藏鐵路的安全。
寧夏和甘肅:部分地區連續2300天不下雨,土都是散沙。
    預計20102030年,中國西部每年缺水量約200億立方公尺,約等於50個翡翠水庫。

黃河:由於氣溫增加,上游積雪變少,黃河將成為流不到海的內陸河。  

大洋洲小國將被淹沒! 

1993
2003年的10年間,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3.1公釐
    IPCC報告估計,2100年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從每年9公分增加到88公分

台灣邦交國吐瓦魯在海水不斷上升的影響下,
    預估10年內全國都將被海水淹沒,台灣將少了一個邦交國。 
 

美洲 

美國:在下個世紀內,鱒魚、鮭魚等幾種魚類所需的低溫水棲地可能會減少40%以上。
未來數十年內,美國颶風、龍捲風規模將增加強度
    監測地球環境及氣候的美國衛星系統需要緊急升級,否則科學家們將失去預測颶風等事件的大部分能力。 
南美:熱帶雨林無法抵抗連續兩年乾旱,會大批死亡。
    熱帶降水的顯著減少,導致亞馬遜雨林的消失加速、沙漠化 
秘魯:安地斯山脈冰河將在2012年前徹底融化消失,
    位於安地斯山脈印加文明前的查文萬塔爾古跡,也受到冰河融解的威脅。 
 

歐洲

英國和北歐:北歐在冬天極依靠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流」帶來的溫暖。
    全球暖化卻令熱帶海水異常蒸發而變鹹,破壞了灣流北上的動力
    英國和北歐可能在幾十年後進入寒冷的「新冰河期」。

阿爾卑斯山:2050年左右,氣溫即可能升高23度,屆時山上的滑雪勝地有70%不再有雪可滑。  

非洲 

不出20年,非洲和拉丁美洲就會有數億人缺水。
吉力馬札羅山的冰雪自1912年以來已消失了82%
    科學家預測冰河會在2020年前完全消失,山頂就會裸露光禿禿的岩石。 
 

南極

    暖化比地球均速快三倍,冰原已經開始大崩解,皇帝企鵝及阿德利企鵝數量亦加速下降
科學家預估,百年內,南極可能長出樹木

亞洲 

台灣:2100年(以海平面上升10公尺推估),
               包括台北盆地內的台北車站、國父紀念館,甚至101大樓4樓將完全被淹沒。

香港:百年後可能沒有冬天
印尼:2030年將有2,000座島嶼淹沒在海中。

澳洲
在未來的數十年內將會變得更熱、更乾燥。
    世界最大的珊瑚族群大堡礁,可能在2100年之前消失;
    昆士蘭州的註冊商標無尾熊亦面臨威脅。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全球暖化 燒掉你的錢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13
作者:陳雅玲、賀先蕙


全球暖化不再只是生態問題,它將使全球GDP損失13.8,它讓中國花在救災的錢已超過教育的錢,在油價升高下,它可能使企業成本上升20%-50%,它也會燒掉你的荷包。抗暖,是人類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溫室效應將燒掉的財富,超過世界大戰! 

若世界持續目前的暖化趨勢,至2200年,全球GDP將減少13.8

在英國政府委託製作、長達700頁的〈史登報告〉(Stern Review)中,作者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史登(Nicolas Stern)明確表示:「我們未來數十年的行為將在本世紀底和下個世紀初,造成經濟和社會活動的巨大風險,這樣的風險程度甚至可比擬20世紀初葉的兩次大戰和經濟蕭條。」

而根據聯合國跨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的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溫室效應更將在未來造成全球中、低緯度地區水資源減少30%和農糧的減少。此外,溫室效應所造成海水升溫,更可能增加熱帶氣旋的強度和次數,造成巨災頻傳。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統計過去50年天災的次數可以發現,全球正因天災而付出越來越高的經濟損失。


誰是全球製造二氧化碳10大元兇?

美國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計占全球39.5%  

世界10大二氧化碳排放國,除了中國、俄羅斯、印度3個經濟快速發展的人口大國之外,其他都是已開發國家。諷刺的是,溫室效應的最大受害者,反而是那些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的國家第三世界的窮國

在美國,農業生產僅占經濟總量的4%

在馬拉威,9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大約40%的經濟總量來源於靠天吃飯的農業。隨著持續的乾旱,澳洲正利用風能和海水來生產淡水;

非洲的盧旺達人,只能棄守家園,當環境難民
這種巨大的差異,已促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欠發展中國家一筆氣候債。
 

台灣人均排放量 高居全球第三
 

2005
年台灣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1%,全球排名為第22位。若以人均排放量排名我國則高居第3,達到11.9公噸,僅次於美國的19.9公噸和澳洲的19.4公噸。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斯基摩人成為全球暖化首批氣候難民
(中廣新聞
2007.03.05
謝佐人)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全球民眾受害,而住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更是首當其衝,因為他們居住的極地小島日漸縮小,有可能遭海水淹沒,因此迫使他們遷移,這使得愛斯基摩人成為全球第一批氣候難民。
 

根據紀錄,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氣溫過去30年上升了攝氏4度,導致冰河溶化,海水上升,當地一座小島「沙里契夫」的面積已經減半,北極圈內許多愛斯基摩村莊都面臨不保威脅。當地一名愛斯基摩人說,全球暖化使得他們週遭的風浪一年比一年大,土地流失一年比一年嚴重,漁獲量也不如從前,不少村民已經陸續遷移,但仍有不少人因為經濟無力負擔,留在原地,前途未卜。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誰殺了北極熊?
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109%的速度縮小;氣溫的改變也讓地球許多野生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包括北極熊在內,因為冰層與冰層之間的距離變得太遠,北極熊已經沒有體力游得那麼遠,於是
                                           牠們開始被淹死在海中…


.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可能在2020年完全融化……
.海鷗於2000年首度現蹤北極圈;
.最近南極冰核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過去65萬年都來得高;
.2003年,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500人喪命;
.2005年夏天,數百個美國城市都締造史上最高溫的記錄;
.自從科學家開始測量大氣溫度至今,2005年是氣溫最高的一年;
.氣溫最高的10年都是在1990年之後發生;
.過去50年,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
.史上最熱的10年都發生在最近的14年,而且海洋的溫度急速上升,形成更多威力更強大的熱帶暴風和颶風。
.降雨模式的改變使得水災和旱災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升高的氣溫則也成全球傳染性疾病的爆發

這也是人類正在進行的一項慢性自殺計劃,仍不願面對真相嗎?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http://www.uip.com.tw/ait/index.htm 


「不願面對的真相」在全球播映。記錄了美國前任副總統艾爾高爾在全世界各地的全球暖化巡迴演講,他在這些以幻燈片輔助的演講中,同時展現出風趣幽默以及認真嚴肅的一面,以輕鬆自然以及實事求是的態度、竭盡所能向一般老百姓說明地球正面臨一場「全球性緊急狀況」,而我們必須在事情尚未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前,儘快採取行動阻止浩劫發生。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中,會看到令人震驚的畫面,這些畫面造成的衝擊是無庸置疑的;高爾也發表了更驚人的數據,包括北極格陵蘭島上的冰川,在21世紀內可能融解,屆時除許多海島與海岸國家會淹沒,美國佛羅里達州會大面積沉淪,紐約、上海等重要都市也都將會被上升的海水入侵。同時,也提出大量淡水將進入北大西洋,可能使得海洋溫鹽環流受到干擾,全球有可能在快速增溫後進入數百年的小冰河期

 
    或許我們正在杞人憂天,但是高爾相信:若是現代人不願面對真相,將讓後代子孫受罪。批判現代人對於造成氣候變遷的原罪,將由後代人類來承擔。
 
片中最後指出,他相信只要政府和人民有決心,全球暖化的危機可以解除。他同時也反對經濟和環保非得處於對立的狀態。高爾認為節約能源、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與另類能源,以及研發更有效率的電器產品,一定能改善全球暖化的情形。只是美國人與全人類都必須團結一心,人民可以向政府施壓,相信這個環保運動已經開始。 

全球暖化小常識
http://www.uip.com.tw/ait/thescience.html


全球暖化對於台灣的衝擊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的估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73年至2000年的短短不到20年間成長五成。此外,根據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 2001)報告中指出,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持續升高,氣候變遷跡象已日趨顯著;若無法遏止,將嚴重影響人類生存環境,而島嶼國家可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對象。

 
    以臺灣為例,2001年聯合國第三次評估報告的預估為海水面將在21世紀末上升0.180.66公尺,影響尚弱於我國西岸人為造成地層下陷的情形。但是,近年的預估已修正為:世紀末至少上升6公尺,或更可達15~35公尺的惡劣狀況。若是上升6公尺,臺北盆地有一半會在水面下,西部嘉南平原與宜蘭羅東平原都將損失慘重。

而若是上升達1535公尺間,再加上颱風暴潮,以及頻繁豪大雨下的洪水與土石流危害,我國可居住的面積將巨幅縮減。屆時因為可耕作區域縮減,糧食生產量少,及受氣候變化影響而出現糧產不穩定狀況,我國有可能被迫在全球各地搶購糧食,或是相當多的同胞會成為環境難民被迫遷徙,而需尋求如中國大陸的協助。 

 
    高爾在演講中以能源效率提升,來強調面對真相積極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更有利提升國家競爭力。
 
     行政院近日已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以期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清查的機制,並提出徵收能源稅以增加能耗者的支出,但是並未明確訂定排放基準年與減量時程。在全球正爭先恐後地進行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生產力加強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時代,行政院所提出的策略無法根本憾動產業結構,又乏未來目標,所能發揮的效益非常的低。      可預見的是:愈晚積極面對,將愈降低國家競爭力。更且,未能將氣候變遷的演變與國家安全相聯結,也將喪失永續未來世代在臺灣生存的先機。  


氣候變遷的真相 (柳中明、劉銘龍)
轉載自2006.10.15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1500285,00.html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冷氣、不關燈 可能殺了北極熊!

由於全球溫度快速上升,北極冰圈不斷融化、縮小,生活在冰圈上的北極熊甚至被迫游泳數十公里才能找到一個浮冰,但是有北極熊體力不足,竟然溺斃在海裡。

 由於全球暖化,海水溫度提高,經過溫暖海域的颶風、颱風威力都會變大,2005年侵襲美國紐奧良的卡翠娜颶風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為什麼全球會出現暖化的現象呢?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溫室氣體讓太陽的輻射熱能無法反射出大氣層,這些停留在大氣層內的輻射熱能越積越多,地球溫度也隨之上升。

 加上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森林不斷被砍伐,汽車、冷氣、電力的使用量越來越多。越常開車就要使用較多的汽油、排出較多的溫室氣體;冷氣溫度開的越低就要使用更多電力;要擁有更多電力,就必須多建幾座火力發電場,燃燒更多的煤,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這些都是惡性循環。

 目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逼近400 ppm(一百萬單位體積氣體中含有四百單位體積),遠高於工業革命前一千年的280 ppm,而且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或許你會說:就算溫室效應會造成什麼後遺症也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而且我住在台灣,夏天變熱就多開幾天冷氣、冬天變冷就多穿幾件衣服、多吃幾次麻辣鍋,我根本活不到那麼久,擔心那麼多幹嘛?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你就錯了。根據部分科學家的預測,很有可能二三十年內,全球暖化就會導致海水就會大幅上升、大量平地被淹沒、消失的傳染病再度復活、許多動植物滅絕,自然生態大改變、颱風的威力增強,數量變多,這幾年的熱浪、SARS、超強颶風、北極熊溺死、北極冰圈快速縮小、高山積雪消失、蚊子出現在高海拔區都是警訊。

 如果你再不正視這個議題,等到巨變發生時,不但你還活著,你的下一代也正值青壯年,而那時的氣候狀況可能不是開冷氣、穿衣服可以解決的了。

 為什麼我要這樣呼籲台灣同胞們注意全球暖化的議題呢?因為根據聯合國發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全球每年每人排放量第一名的是美國的十九噸,第二名是澳洲的十七噸,第三名就是台灣的十二噸

 如果你也想更進一步瞭解全球暖化的議題和嚴重性,歡迎你也到戲院去看看這部片子!中時娛樂網提供「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影優惠卷(只要150塊),歡迎多加利用。http://forums.chinatimes.com/showbiz/AIT/main.htm 

 中時電子報2006/10/19胡智銘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u/archive/2006/10/19/2630.html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極地冰層融化,航線入北極→20年內將可經極地環遊世界

【蔡裴驊2006/09/22

今年北半球的酷夏及強烈的風暴,已使北極圈的永凍冰層融出一個比不列顛群島還大的口,足以讓船隻從北歐毫無障礙直達北極!專家指出,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在未來1020年之內,人們就可以在夏季時,穿過北冰洋來趟環球旅行了。

位於極圈的格陵蘭冰層迅速融化,圖為漂浮在格陵蘭西南方峽灣的冰山(路透社)

從歐洲太空總署(ESA)前天公布攝於82325日的衛星照片,可以看到北冰洋的永凍冰層上首度出現的驚人巨大缺口:從挪威的斯瓦巴島,經過俄羅斯極地,一路延伸到北極。整個區域的面積比英國所在的不列顛群島還要大,不難想像,船隻應該可以毫無困難地由北歐,直達北極。

冰層遭風暴摧毀

歐洲太空總署海洋暨冰層小組的卓瑞克瓦特(Mark Drinkwater)說:「這種情形和先前在夏季低冰層時期所觀察到的現象都不同。如果這種異常現象持續,歐亞之間的東北航道,每年打通的時間會更長,船隻就可以不用繞道,直接穿過北冰洋環遊世界。」通常夏季時冰層會變薄融化,而今年夏末時又發生幾次風暴,打碎了約5~10%原已較脆弱的永凍冰層,才會造成這次驚人的景象。不過,ESA表示,秋季的冷空氣已開始讓海水再度結冰,缺口也已開始閉合。

歐洲太空總署前天公布的衛星照片,(箭頭處)可以看到北極圈內的冰層極為稀薄。 (法新社)

面積創歷年最低

資料顯示,北極冰層正隨地球溫度的升高,而逐漸縮小、變薄1980年代早期,北極冰層面積為800萬平方公里,到2005年只剩不到550萬平方公里,創歷年最低。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然災害頻傳

【大紀元2006/08/30
今年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遭遇天氣的折磨。 1月下旬開始,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頻繁發生暴風雪和寒流;217日,菲律賓東部因連續暴雨引發嚴重泥石流災害;4月下旬,巴基斯坦、印度最高氣溫高達49.5攝氏度;7月下旬開始,高溫熱浪襲擊歐美地區。8月南亞國家又遭受暴雨肆虐,各地一片水鄉澤國。

全球東西氣候幾乎是「一半水深、一半火熱」。這是天在示警?抑或是大自然無情的反撲?人們不禁要問「今年天氣怎麼了?」

伸圖:http://www.epochtimes.com/b5/6/8/30/n1439237.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胡立宗/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五日電〕

刊登在二十六日出版的「科學」期刊上的最新氣象學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的熱帶地區在過去二十六年間已向南北兩極擴張了二百二十五公里,在本世紀內可能還會持續擴張。

雖然科學家還不清楚,熱帶擴張的原因到底為何,可能是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遷,甚至可能是因為南北極的臭氧破洞。
但撰寫報告的大氣學家說,熱帶擴張已帶來直接衝擊,乾燥地區的北移造成了近年來出現在亞熱帶地區的天氣異象,例如美國西南部及歐洲地中海盆地等區的乾旱及降雨減少。

同時間,溫帶地區的平均溫度也在這二十六年間上升了攝氏零點八三度。大氣學家說,若擴張趨勢不變,非洲撒哈拉沙漠等乾旱地區會更往極區靠近,「移動幅度可能達幾百公里」。

一般地理學所定義的「熱帶」,是夾在南北緯二十三點五度回歸線中間的區域。但是在分析了一九七九到二○○五年的衛星遙測資料後,參與這次報告的氣象學家表示,熱帶已經擴張了緯度兩度 — 大約是二百二十五公里。更多氣象學家甚至認定,熱帶已經延伸到南北緯三十度附近。

除了遙測資料,報告同時引用大氣環流觀測資料及氣象觀測氣球的數據,證明熱帶的確有擴張的現象。報告指出,南北半球各有兩個環流系統,一個靠近極地、一個靠近赤道,兩個環流的交會處就是熱帶區域的南北界;在過去二十六年間,南北半球的熱帶環流系統已經分別向極地移動了緯度一度 — 也就是一百一十公里,「這個現象也同樣出現於氣象觀測氣球的資料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y/26/today-int5.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中央社北京4日法新電,中國科學家警告,一個面積高達250萬平方公里的臭氧層破洞,目前可能正在西藏高原上空逐漸成形。


《中國科學報告期刊》報導,破洞程度目前還不如兩極上空的破洞,不過西藏上空臭氧濃度近年來大幅減少,已是不爭事實。臭氧減少的原因,在於大氣層中氣體流動,而非全球溫室效應所導致。報導指出:「當低空臭氧層氣流進入高空大氣層時,整體臭氧濃度便隨之下降。」


科學家早在約
6年前便了解到西藏上空的臭氧濃度銳減,不過有力證據一直到期刊中才被提出。期刊內容乃根據地面觀測中心及衛星蒐集而來的資料加以分析後所提出。英國《自然》科學雜誌同時刊出這項研究結果,批評臭氧層在未來20
年內可望回復的說法言之過早。

http://news.epochtimes.com.tw/6/5/6/27375.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者黃慧婷/編譯

最熱、最乾、風暴最多 2005年氣候「三高」極端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報告,2005年是最熱、風暴最多且最乾燥的一年,顯示出對抗全球暖化已經到了克不容緩的地步,目前在加拿大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也呼籲各國趕快採取行動。

「如果我們不正視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這將不只是各國的錯誤,將是人類的錯誤,包括你、我和大家的錯誤」,在蒙特婁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提醒世人正視全球暖化危機的急迫性。

排放黑煙,砍伐森林,冰原融化,人類對地球的危害即將面罄自然的反撲。除了溫室效應產生節節高升的氣溫之外,大西洋颶風今年一共出現14個,刷新了以往的紀錄,會議中提出報告,2005年可能是有史以來地球氣溫最高、最乾燥、風暴最多的一年。

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希望能夠喚醒世界各國的環保意識,攜手保護地球。馬丁說,「我們聚集在這裡,已開發國家不能逃避責任,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這是今年二月「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聯合國首次召開的氣候會議,佔全球排放工業氣體1/4強,全球溫室效應的最大推手美國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也在會議上成為眾矢之的。

根據京都議定書規定,2012年已開發國家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需要比1990年水準降低5%。主辦國加拿大也希望,189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成員國,9日會議結束之後,能在未來兩年內持續就氣候暖化議題進行討論,尋求減少廢氣排放的方式。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天氣暖化已不是新聞,不過隨之而來的自然災害我們卻不能置身事外。目前在蒙特婁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中,有科學家就指出,由於氣候暖化,2005年成為氣象史上氣候最極端的一年,且情況可能將愈來愈嚴重。

今年全球各地發生了許多以往少見的自然災害,科學家表示,它們彼此之間也許沒有因果關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是氣候暖化直接造成的結果!

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表韓森在接受多倫多星報訪問時表示,她和同事分析包括美國政府和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後,匯整出今年的極端的天候紀錄。

紀錄中顯示,今年是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全球氣溫打破1998年的高溫紀錄;今年也是北極冰融最嚴重的一年、亞馬遜河地區數十年來最乾旱的一年,此外,加勒比海海水溫度的偏高,也導致當地珊瑚礁大量褪色,情況嚴重。

不僅如此,今年還是大西洋颶風最頻繁的一年,估計有命名的熱帶風暴就有26個,颶風有14個,甚至颶風規模達到最強等級的有5個,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造成北美洲損失規模空前重大。

科學家指出,從1950年開始,地球2%的陸地夜間溫度有不斷升高的趨勢,這與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廢氣有直接關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颶風研究小組則強調,恐怕明年情況也難以改善,極端天候現象將不斷出現,日趨嚴重。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譯彭淮棟/美聯社蒙特婁六日電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6日發表報告指出,2005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氣候最極端的一年,不但最熱、暴風雨最多,也最乾燥,顯示全球對抗地球暖化已刻不容緩。

報告由全球最大保育組織「世界野生動植物基金」(WWF)主撰,使用美國政府和「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2005年創下極端氣候紀錄,在地球溫度、極冰融化量、大西洋颶風強度、加勒比海水溫各方面都創新高。在亞馬遜河流域是百年來最乾之年。

根據美國航空太空總署10月提出的報告,2005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998年的原有紀錄高華氏0.1度(攝氏負17.72度)。

WWF首席科學家蘿拉‧韓森表示,颶風有其周期循環特質,但2005年的颶風打破循環特性,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測18到21場暴風雨,結果暴風雨次數太多,該中心用來給暴風雨命名的羅馬字母用完,得用希臘字母補充。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在2005年9月創下新低,比原有歷史紀錄少129萬5000平方公里。韓森表示,預測資料顯示,北極可能在本世紀結束前,不見冰影。

報告說,危機極為明顯,全世界都必須承認防止地球暖化的必要,而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減少廢氣排放。

【2005/12/07 聯合晚報】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國華/編譯

受到全球暖化效應的影響,中國大陸黃河的水量,在過去10年中,已經減少4分之1。而黃河源頭的青海省,許多湖泊已經漸漸乾涸,專家警告,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很快就會向黃河的下游蔓延。

青海省藏族自治區的瑪多縣,以往有千湖之縣的美稱,這裡有4千多座湖泊,孕育著黃河的源頭。但隨著全球暖化效應的影響,瑪多縣處處湖水的景色已經不見,代之而起的是一片乾涸的景象。

根據專家估計,在過去30年中,青海省的平均溫度,已經上昇攝氏1度之多,使得附近大約3000座湖泊完全消失。影響所及,黃河的水量,在過去10年已經下降4分之1。

從僅存的湖泊望去,可以感受到情況有多嚴重。湖水面積,正在一點一點縮小當中。研究人員羅安新指出:「根據我們分析,這30米就是這20幾年以來,退縮的幅度。」

另外根據中科院的研究,黃河發源地之一,阿尼瑪卿峰的冰河,在1966年到2000年間,已經向後退縮400公尺。永久凍土層的融解,使得附近的地層出現鬆動,草原形成沙漠化。

直接面對衝擊的,就是以放牧維生的藏族人。但專家警告,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雖然目前只在黃河上游的青海省可以感受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乾旱會向下游蔓延,影響更多依賴黃河而生的居民。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一九八五年某日,吉格塔正在尼泊爾賈特村家裡工作,突然聽到駭人的轟隆聲,馬上拔腿往外跑,回頭看到一道水牆已經吞噬他的牲口。

吉格塔與其他村人僥倖逃過一劫。他說:「如果發生在夜間,我們準沒命。」

據英國衛報報導,事情起因於喜馬拉雅山區一座湖泊水位暴漲。湖泊水位因為高山冰川融化而暴漲,導致岩石與積冰瓦解,數百萬立方公尺的巨大水流自高山直洩而下。 當時這種嚴重意外並不常見,但如今卻常發生。科學家指出,過去廿年來,地球暖化導致這種嚴重災難暴增十倍。如今喜馬拉雅冰川湖泊蓄藏越來越多的融冰,其中廿四座位於不丹境內的湖泊隨時可能潰決。尼泊爾也有同樣問題。

衛報引述「自然」科學期刊的報導說,這只是問題的開始。展望未來,喜馬拉雅山周圍的災難將包括洪澇,乾旱,土壤嚴重侵蝕,物種多樣性消失,降雨形態及雨季的改變

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喜馬拉雅山正在改變,尼泊爾的坤布冰川是指標之一。1953年至今,這條冰川已經後退大約五公里。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喜馬拉雅冰川不斷融化,對尼泊爾、不丹、中國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形成嚴重的隱患。

科學家指出,喜馬拉雅冰川最終將嚴重縮小,融水也將乾涸,賈特村的災難不再出現,印度河、黃河、湄公河將成為涓涓細流,飲用及灌溉用水不再可得,數以億計人口將受到影響。赫福郡大學的波特教授表示:「太多的水從喜馬拉雅山直洩而下,其中有短期危害。長期的危害是,流出的水量不敷使用。地球暖化是主要肇因。」

「自然」期刊指出,近年來,喜馬拉雅山區的平均氣溫增加至少攝氏1度,估計到2050年將再增加攝氏1.2度,本世紀末增加3。英國地質學家雷諾斯表示:「五十年前,冰川湖泊災難大約每十年發生一次五年前縮短為三年一次估計五年後頻率將提高到每年一次。」

另外,格陵蘭冰川也已開始向海洋快速移動。科學家認為,格陵蘭的冰帽隨時可能融解。科學家在即將公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千百年來始終非常穩定的格陵蘭冰川,近年因全球暖化使北極的平均氣溫急遽上升而開始大幅縮小。今年夏天,格陵蘭冰帽表面融化的總量創下新紀錄。

如果格陵蘭冰帽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抬高至少六公尺,後果不堪設想。 

2005/11/21 聯合報】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