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1997年7月引發之「亞洲金融風暴」造成了連鎖反應,引起世界各國之恐慌,尤其是經濟結構不健全之國家,更是兵敗如山倒般地遭受到無情之摧折。之前看了高中課本中提到的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有看沒懂,也知道這種全面性的經濟問題是很難用手冊中的兩三頁文字就解釋清楚,所以整理了一些資料補充。

1960s之後國際分工,大量勞力密集工業移置東亞、東南亞,造成當地經濟快速成長蓬勃發展,亞洲也出現了不少所謂的經濟奇蹟,例如「台灣經濟奇蹟」、南韓「漢江奇蹟」等。但成長過於快速情況下,某些經濟結構不建全的國家,往往會形成虛幻成長的「泡沫經濟」。

什麼是「泡沫經濟」?它的成因又是什麼??

「泡沫經濟的成因是,虛擬資本成長過度超越脫離實物資本的成長」。

所謂的泡沫經濟,
指的是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與相關交易持續膨脹,
但卻日益脫離實物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
產生的經濟繁榮的假象,我們叫做泡沫經濟。

透過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大量商業交易,
可以讓實際只有20塊價值的股票,
以炒作的手法,使得在市場上有200塊的價格。
而實際上炒作只是造成泡沫經濟的原因之一,
也有像是經濟過度擴張等的原因。

或者簡單的說,所謂泡沫經濟,乃指資金過於浮爛,消費活動過於旺盛,無節制的借貸消費,造成物價不斷上漲。而泡沫的出現,是因為高度的消費活動,吸引廠商大量製造,而造成產品過量,供需失衡,供給遠大於需求。

導火線:

1997年年中,由泰國首先引發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接著迅速蔓延至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三國,進而波及韓國、演變成整個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改採浮動匯率是金融風暴之起始,泰銖重貶、外資流出、利率上升和股價下跌使經營不良之企業倒閉,因此泰國必須接受IMF之援助,並使經濟結構相似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也遭殃,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因為經濟結構較建全,所受之波及較小,11月中,南韓也受金融風暴之波及,不支倒地。

西元1996年,東南亞出口不景氣發生之後,經常帳赤字持續擴大,泡沫經濟破滅,銀行逾期放款大量增加,且將近一半的流入外資為短期資金,易受國外利率的影響,不利金融的穩定。當美國經濟復甦,美元走強,且其投資報酬率提高之後,短期資金便開始從東南亞國家流出。在這種情況下,東南亞國家貨幣理應貶值,但為留住外資,乃採高利率政策,並維持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致高估其實值的幣值。在貨幣貶值的預期下,投資者感到不安,紛紛拋售當地貨幣購買美元。泰國政府雖採取多項金融穩定措施,但仍無法使金融市場正常運作為金融風暴主要的導火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hisvic 的頭像
    geohisvic

    地理新聞通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