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月亮周圍出現暈圈就要颳風,柱子下面的基石潮濕就要下雨)

 
用來比喻從事物的變化跡象可以預測其發展 

 

宋朝很重視科技,很多關於氣象學術的文獻。蘇洵的「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由現代的知識可以瞭解,月暈是因為高空有卷雲卷層雲冰晶,因光線折射作用所造成。當月暈出現時,表示天空出現卷雲或卷層雲,常為低氣壓來臨的前兆,所以會起風。柱下石礎潮濕時,表示空氣濕度大,空氣中水氣含量接近飽和,氣溫稍一遍低,就會有水珠凝結在木柱下的礎石上。其實現代建築磁磚、大理石地面也會出現潮濕現象,所以說「礎潤而雨」。

(Halo)

當天空中有冰晶組成的卷層雲圍繞在太陽或月亮的周圍時,偶而會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的彩色光環圍繞在太陽或月亮的四周,呈現內紅外紫的排列,有時還會見到一些彩色或白色的光斑和光弧。這種出現光圈、光斑及光弧等光學現象統稱為「暈象」(halo phenomena)

暈是卷層雲的代表,當太陽或月亮的光線射入冰晶,光線經冰晶兩次折射,形成一道內紅外紫的光環,此光環稱日暈或月暈。一般觀測者的半徑視角為22°46°才能看到暈。

暈之具有七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彩者乃因光線通過冰晶所產生的折射及受冰晶的反射而產生,如下圖中所示當光線從左上角點射入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若僅經冰晶表面一次反射,則呈現白色而非各色光。此現象如係環繞於太陽周圍之光環者,為日暈;環繞於月亮周圍之光環者,為月暈。


由於冰晶類型、冰晶方位、冰晶移動及太陽仰角等之複雜結合,有甚多種暈可能出現,且有多種已經被觀測到。最常見者為廿二度之內暈,或稱小暈(Small halo ),即視半徑(觀測員視線從日或月與光環間之夾角)22度之小暈,其內緣為暗淡之紅色,外緣則為不明顯之紫色或藍色,光環內部之天空,比之外部較為灰暗。當視半徑為46度之外暈,或稱大暈( Large halo ),其色彩較暗淡,比較少見。然而由於太陽較刺眼,致使暈的色彩不易看見,所以常被視為白色光環。 一般晴朗天氣,日暈持續不會超過半小時,如果持續超過2小時,則將是天氣轉劣的前兆月暈是在降雨期間,雨勢稍緩、短暫停雨,且適逢滿月才會出現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hisvic 的頭像
    geohisvic

    地理新聞通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