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報 記者曾沂菱/編譯】

根據美國統計調查局的預測指出,全球人口將在26日早上7點16分,也就是台灣時間26日早上7點16分,將達到65億,寫下歷史新高,證實世界的確有愈來愈擁擠的趨勢。

口統計專家卡爾浩伯表示:「這的確是相當值得注意的事,我們在2000年只有61億人,是上個世紀的數字。」這項預測是根據全球各國的人口統計資料,及出生死亡還有移民統計,人口統計學家指出全球人口成長率已經減緩,但是未來的走勢如何還無法確定。僅管如此,卡爾浩伯仍表示:「今天這個地球每年約增加8千萬人,大概是每年增加一個德國的人口。」而光是美國,就會在2006年10月,達到3億人口,地球上的人真的愈來愈多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人口不斷增加地球是否有能力負荷,專家也不敢保證,「得視許多情況而定,食物如何分配、氣候、降雨等因素,這個世界大概可以多容納110億至120億人,但會有人極度不同意這個看法,事實是我們不知道。」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人吃飯可以沒有魚肉蔬菜,但是不能沒有泡菜。
泡菜是韓國傳統的菜餚,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食物。
但到底為什麼 韓國泡菜這~麼出名??

據說今日的韓國泡菜食譜有150多種,韓國泡菜這麼有名,其實跟韓國的地理環境的很大的關係。由於韓國山多田少,緯度高,冬季氣候嚴寒,農作只能一穫,所以在秋收之後,就得將蔬菜醃製起來,以備寒冬之用。長久流傳下來,便成為傳統食物,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食物。

泡菜的獨特味道來自紅辣椒,辣椒素能有效制止泡菜酸化,因此泡菜中加入紅辣椒與其說為取其辣味,不如說是為了控制分解過程並防止變味,以保持泡菜的新鮮。而泡菜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多種乳酸菌,使泡菜帶有獨特的辛辣味。如果加入魚貝類一同醃製,靠紅辣椒中的辣椒素作用,就能產生一種既非蔬菜亦非肉類的營養豐富食物,且風味獨特。

韓國人常用泡菜味道的好壞來評鑑家庭主婦烹飪的技術高低,從前有名望的家庭中,每一位婦女至少得懂得36種泡菜食譜的製作。今日即使不再有此要求,但泡菜仍由家中的婦女負責。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戰爭是一種野蠻殘忍的行為。諷刺的是,它卻也經常是刺激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一項主要因素。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爭執、衝突,常常是因為不同的文化特質、背景所導致的。然而,真的有那麼多恨嗎?哪來的深仇大恨??

《我在天堂嗎?》  李家同

我們的歷史教授是一位飽學之士,他是塞爾維亞人,在唸博士學期間,他開始對當年奧圖曼帝國入侵巴爾幹半島有興趣,也寫了好幾本有關這方面的書。

南斯拉夫解體以後,我們的歷史教授不再寫那些學術性濃厚的文章,而改寫相當有煽動性的文章,內容都是談當年土耳其回教徒如何殘害塞爾維亞人,因為他對這一段歷史唸得非常好,做的研究也非常徹底,因此他的書本立刻吸引了很多的讀者。

塞爾維亞政府對他更是有興趣,他們想鼓動波西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和回教徒作戰,歷史教授的著作可以作為他們政策的理論基礎,所以他順理成章地做了塞爾維亞的文化部長,雖然號稱文化部長,其實根本就是文宣部長。他到處發表演講,表面上講的是塞爾維亞文化有多偉大,可是他總忘不掉攻擊回教文化。

我們的歷史教授從他的內心深處,痛恨回教徒,他認為回教徒根本不應該到歐洲來,如果他有權力,他會將巴爾幹半島的回教徒趕回到土耳其去。

波西尼亞境內的塞爾維亞人領袖對我們的歷史教授佩服之至,他們之所以能夠造成波西尼亞境內長達數年之久的戰亂,完全是由於他文宣的影響。他散播仇恨的方法如此有效,聯合國終於宣佈他為戰犯,塞爾維亞政府給他兩位保鑣,其中一位擔任他的司機。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波西尼亞旅行時,座車居然誤觸地雷,這個地雷是自己人放的,放得太多了,炸死了美國派來的特使,第二天就炸死了我們的歷史教授。

在歷史教授的車翻覆了以後,有一個非常短的瞬間,歷史教授還活著,他生前最後一個問題是:萬一有地獄怎麼辦?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教授發現他到了一個世界,除了他以外,還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向一位女士報到。輪到歷史教授以後,他報出了他的名字,這位女士對電腦的銀幕看了一下,嘆了一口氣說「教授,你是個戰犯呢!」然後她揮了一下手,召來了一位孔武有力的男士,將一些從電腦裏面打出來的資料教給了這位男士,告訴歷史教授應該跟著他走。

歷史教授是個聰明的人,他知道他是不可能反抗的,這位男士雖然是位壯漢,可是卻也彬彬有禮,他看了一下資料,就帶他走到一扇門去。

在門口,男士作了一個請進的姿態,可是他加了一句話「教授,進去以前,請將希望放下來」,教授知道這是但丁神曲裡的一句話,意思說地獄裡是沒有希望的。顯然的,他是要下地獄了。

歷史教授在推門進入以前,忍不住問帶他的男士,「裏面是不是很恐怖?」這位男士沒有直接回答,他只說「你進去就知道了。不過你可能進去了以後,會想找我,現在我給你一張我的名片,你如有疑問,可以打電話找我。」

歷史教授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推門進去了。

令他大吃一驚的是:門內一片歡樂的影像,對歷史教授,他簡直就是回了家,這裏的風景和南斯拉夫的完全一樣,他聽到很多人說賽爾維亞話,感到非常舒服。

可是他慢慢地發現有些不對勁了,因為他發現了很多回教徒,看到回教徒不該大驚小怪,問題是回教徒顯然和賽爾維亞人相處得非常好,比方說,他們在一家露天咖啡館喝有土耳其風味的咖啡,喝的人兩種人都有,大家聊得樂不可及。

歷史教授對於這種情形非常看不慣,可是也束手無策,他曾經和一些人聊天,發現他們並不是不懂歷史,可是卻並未受到歷史的影響。舉例來說,他曾碰到了一位賽爾維亞的年青人,他已經死了幾百年了,當時他在和一位回教徒聊天,這位賽爾維亞年青人告訴他,幾百年前,奧圖曼帝國入侵巴爾幹半島,他被召去當兵,二十歲就被土耳其人殺死了。而那位回教徒,也是死於那一場戰爭,他們兩個人聊得很快樂,使歷史教授倍感困惑,他一再地問他們,怎麼彼此沒有任何仇恨?這位賽爾維亞人一開始根本就不想理他,後來被他問急了,索性告訴他,他們本來就不認識,何來仇恨?一般人民之間是沒有仇恨的,仇恨只存在於領袖之中,是這些領袖散播了仇恨,也是這些領袖們發動了戰爭,一般老百姓只是被煽動了才去打仗的。

歷史教授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而後來他偶然碰到了一些認識他的人,其中很多人都是回教徒,而且都是最近才死於他所創導的種族淨化政策。歷史教授非常緊張,怕他們會對他不利,可是他很快地發現這些回教徒,不分男女老幼,一概都對他很好。

歷史教授實在忍不住了,他抓了一個年青人,問他,「你明明知道是因為我,才使你年紀輕輕就死掉了,而且死以前還受了不少的苦,為什麼你對我一點仇恨也沒有?」青人對他看了一眼,回答說,「先生,你有沒有搞錯?我如果有仇恨,怎麼會現在活在天堂裡?」這一下,歷史教授真的迷糊了,他明明是要下地獄的,現在好像又在天堂裡?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想起了他可以打電話去問問題,電話接通了,他說「先生,我剛才和人聊天,他說他在天堂裡,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當然在天堂裡。」

「那我呢?我究竟在那裡!」

「你在地獄裡。要知道天堂和地獄,存乎於心也;心中有愛,就是在天堂,心中有恨,就是在地獄。你老是一直心中有恨,活著的時候,你就在地獄裡,這次被下放到地獄,怪不得任何人,我們只是完成你的志願而已。」

「難道我要永遠地看這些人互相相愛,而自己氣得半死?」

「對了,你將永永遠遠地生活在痛苦之中,因為你看不慣別人相愛,你只希望別人互相有恨,可是你是沒有希望了,他們不可能被你煽動的。」

「我勸你看開點,還有比你更糟的例子呢,希特勒現在就住在猶太人中間,他們當年全都死於他所建造的集中營,現在卻都原諒了他,可是他每次看到他們活得快快樂樂地,就氣得半死,血壓也會昇高,而去看他病的又是猶太人醫生。他到處宣傳反猶太人的理論,沒人理他,大家把他當糊塗老頭子看。他才可憐呢、比起他來,你的情況好得多了,對不對?」

歷史教授掛上了電話,他敲打著桌子,放聲大哭起來,他拼命地叫,「讓我到真正的地獄去,我受不了這裡」,周圍的人看了他,搖搖頭都走了。

有一位孩子在吃冰淇淋,他看了這位在大笑大叫的歷史教授,大惑不解,問他的媽媽,「他為什麼這樣難過?」,他媽媽告訴他,「這位先生當年什麼都有了,就是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愛,所以才會如此痛苦,好可憐!」

《我在天堂嗎?》  李家同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紀元(2005.3.15) 自由時報 彭莉香 俄羅斯報導

橫跨歐亞兩座大陸的西伯利亞大鐵路(Siberian Railway ),是世界最長最偉大的鐵路,也締造了俄羅斯史無前例的鐵路傳奇。


搭乘世界最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不少旅人的夢想,此為終站伏拉迪沃斯托克車站。

在西元十七至十九世紀間,西伯利亞一直是俄國在帝俄時期流放罪犯、戰俘、政治犯、思想犯的荒漠之境,更是禁錮文學家、革命家的囚牢。著名的詩人普希金、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尚未推翻沙皇前的列寧,都曾被流放至此,加入開墾農地與採礦的勞役生活。

到了十九世紀,為了完成沙皇將勢力延伸到中國遠東的野心,便強化控管這片廣漠之地,兼具經濟、戰略、政治意義的西伯利亞鐵路,也在1892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宣告下興建,並分別從東西兩端同時動工:東從莫斯科,一路綿延9288公里,才抵達西端的終站伏拉迪沃斯托克(舊名海嵾威 )。一路橫越西伯利亞的高山平原,浩大的工程,一直到1905年方完成。

這道連接歐亞大陸的鐵路動脈,不僅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長達十三年驚心動魄的艱鉅工程,更是超乎想像:在冬夏溫差攝氏近100度的天候中,隨時可能遭遇冰裂、雪崩等嚴苛的極地環境裡,工人們用雙手、鋤頭、釘子,鑿穿只有攝氏零下50度的凍原冰地,一呎一吋地深入封閉大地,一站一站地打通了西伯利亞的任督二脈,才讓俄國的勢力,從波羅的海直通太平洋。

橫貫西伯利亞的主幹線完成後,俄國陸續完成直搗中國心臟──北京的中東鐵路支線,以及從外蒙首都烏蘭巴托(Ulaan Baatar )連接北京的蒙古支線,構成絕無僅有歐亞鐵路網路。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3/15/n849200.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印地安原住民很少,所以不像墨西哥,秘魯等國有深厚的印第安文化,阿根廷基本文化是早期歐洲移民帶來的。如歌劇、交響樂、建築、城市設計、服飾、食物等一直都是和歐洲有密切的關係。



起源於1880年代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來自歐洲與非洲的移民與當地的居民文化結合而發展出一種新的音樂型態-探戈,為了排解思鄉的情感與新世界的寂寞,那些移民發展出新的舞蹈與音樂以填補鄉愁,他們將流傳於阿根廷民間中下階層,街頭流鶯與恩客之間拉扯動作,以及更早以前兩個男人之間為爭寵女人而互相角力格鬥的對抗,互相結合而發展出一種充滿力與美而又帶有性暗示的舞蹈。二十世紀初的30年間是探戈的全盛成熟時期,不但由中下階層成為阿根廷全國人民所喜愛的音樂舞蹈,更流傳到歐洲及美國地區,造成巴黎數十年的迷戀炫風,經過歐洲的劇場及室內樂的洗禮,探戈音樂更趨於成熟而以樂章編制,一躍成為上流社會所熱愛的社交舞蹈,之後1946年在阿根廷軍事強人裴隆將軍(Juan Peron)的妻子艾薇塔(Evita)積極的推廣下,探戈在阿根廷達到的它前所未有黃金時期,但是隨著艾薇塔在1952年的過世,以及西方搖滾樂的入侵,探戈音樂也漸漸的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但它卻
是全世界獨有阿根廷本土文化之一。

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11/11/n1116236.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芝鄉 → 三支香
大埤鄉 → 大皮箱
嘉義市 → 加意識     XD...

台88線:高雄→潮州,簡稱「高潮公路」    一,一||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泰 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是公歷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節日里,人們抬著或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著一輛輛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干女神”,成群結隊的男女青年,身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敲著長鼓,載歌載舞。在游行隊伍經過的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夾道而行,用銀缽里盛著用貝葉浸泡過的,滲有香料的水,潑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然后人們相互洒水,喜笑顏開的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門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沐浴。為慶賀新年,泰國人舉行在規模的“賽象大會”,內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很是精彩動人。

日 本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鐘108下,以此驅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听“除夜之鐘”,鐘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离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后到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后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里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長壽。

埃 及

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只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征丰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印 度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气,更不准發脾气。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于這种怪异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游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与紙扎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著火的箭,紙扎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种精美圖畫。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制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后,就互相將紅粉涂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年青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里,射到親友身上,稱為“洒紅”,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与否,見面徒手格斗。圍觀者叫好助威風,往往成為姑娘追求的對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游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杆,杆頂有一只盛著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杆上爬去的小伙衛子,小伙子們則在杆下圍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們對爬杆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胜利為止。


朝 鮮

朝鮮和我們中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勻俗。朝鮮人在新年時,家家戶戶貼對聯和年畫。有的人家在門上貼上壽星或仙女的畫像,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魅,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節,朝鮮的婦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彩衣,進行蕩秋千比賽。她們以一處樹花為目標,看誰先踢到或咬到為胜。也有在高處挂上銅鈴的,以先碰響者為冠軍。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還必須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里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

元旦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里拿“紅包”(壓歲錢)。新年里有個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 國

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圣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据當地的風俗勻慣開展种种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后,朝屋里邁進第一只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气。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英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火夜舉行,“迎新宴會”,便是其中之
一,這种宴會分“家庭宴會”和“團体宴會”兩种,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种美酒佳肴和點心,供人們通宵達量地開怀暢飲。午夜時分,人們打開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鐘的新年鐘聲,鐘聲鳴響時,人們一片歡騰,舉杯祝酒,盡情歡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种慶祝活動。由當地的旅館和舞會,夜幕降臨。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杰到這些裝飾一新的燈光輝煌的舞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還云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電視台還在廣場做現場直播,讓在這家“守歲”的人也共享歡樂。


德 國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后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鐘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并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里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种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伙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伊 朗

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涌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气”,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惡。


法 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气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丰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欠收年。


1/9/2001 11:30:00 PM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9/n32178.htm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2006/01/23

中國人姓名重複的很多,根據中國學者研判,13億人口中以叫「王濤」的人最多,喊一聲會有10萬餘人答「有」。學者分析指出,中國兩字名起源於東漢,歷史沿革下來,同名現象加劇,再加上族譜譜名使用近年來逐漸少用,都是導致同名現象加劇的原因。

陸媒報導,中國科學院中國姓名研究中心主任王大良根據中國各地戶籍的粗略統計分析認為,中國最多的重複姓名非王濤莫屬,大約有10萬餘人。王大良說,中國平時常用的姓氏有2千多個,常用的名有3千多個,如果按照能夠與姓氏搭配的關係,常用的姓名約2千個,中國13億人口,重複使用這2千個姓名的例子很多。

正規的中國名字應該由「姓、譜名、名」,3個成分構成。譜名一般是一個家族修家譜時所確定,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確定譜名和其排序。一般譜名有其固定順序,可以是一首詩,或者是家族老人認為壓韻的話語,然後按照輩分,在名字中加入譜名,而最後的名則可自行隨意確定。

王大良說,中國姓氏的立法起源於秦朝,當時規定所有山川河流,百姓姓名都不能與皇帝姓名重合,而譜名的規定也從那時開始。這個確定姓名的方式除了可以區分輩分外,還能消除同名同姓情況。

但是到了東漢,「王莽篡權後,為了強調自己革新的作用,要求百姓全部使用兩字名」,兩字名興起,同名的現象開始加劇。王大良表示,現在的孔、孟、曾這幾個中國的大姓仍然在嚴謹地遵循著譜名的要求,其他姓氏譜名的作用則慢慢消失,現在除了少數邊遠地區還在修家譜,用譜名外,城市裏已經很少有沿用譜名的情況了。

2006/01/23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