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王嘉源/綜合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廿八日報導,當世界的注意力聚焦於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興築的安全隔離牆時,印度也正在自己的邊界上修建一條更長的圍牆,希望藉此阻隔來自孟加拉的伊斯蘭好戰分子的滲透,並阻止越界走私和偷渡活動。

印度的面積是孟加拉的卅倍,兩國之間的邊界為南亞次大陸最長。雖然印度在一九七一年支持當時稱為「西巴基斯坦」的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的獨立戰爭,近年來兩國的關係卻每況愈下。

印度在印、孟邊界修築的這條圍牆高四公尺,長度達四千公里,自六年前動工以來,已有逾兩千公里長完工。而其最後一段工程即將在下月開工,地點就位於兩國稱為「零線」的國際邊界上。

印度官員指稱,這道邊界圍牆已成功降低孟加拉偷渡者的數目,從十年前每年約六萬五千人減至今年的僅一萬人。不過,新德里當局日益擔心的是伊斯蘭好戰分子的滲透。孟加拉回教人口眾多而且貧窮。印度曾指控孟國包庇阿薩姆、特里普拉、曼尼普等印度東北三邦的分離主義運動分子。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廣新聞網 】

巴西國營石油公司表示,他們在東南部「里約熱內盧省」外海發現一大片新油田。初步估計,這片油田起碼蘊藏七億桶原油,相當於巴西目前石油蘊藏的百分之10。

巴西計畫在2011年底開始與美國「雪佛蘭公司」合力開採。這片油田位於目前巴西重要的產油區:大西洋的「坎波斯盆地」,新油田蘊藏的原油比國際市場青睞的輕原油重,因此巴西當局還將投資20億美元,以加工處理提煉重原油。

目前「坎波斯盆地」有大約40座油田,一天的產油量達110萬桶,佔巴西產量的六成。這片新油田的發現將可讓巴西達到石油自給自足的目標。

另外,市場分析師表示,巴西百分之75的石油蘊藏都至少在海面下四百公尺的深處,因此巴西石油公司必須以深海鑽油技術採油,而且巴西的海上鑽油平台數量也將是全球最多的一國。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可文/澎湖報導

一直被認為有六十四顆散落海上明珠的澎湖群島,最近經衛星勘測驗明正身後,增加成九十顆新珍珠。整個澎湖版圖向北跨出一大步,極北島嶼目斗嶼換成大蹺嶼,總面積增加十五平方公里。

相隔已九十多年,澎湖群島由六十四座島嶼組成的老舊資料,是早在日據時代大正年間勘測的結果,一直延用至今。

日據時代的選擇性測量,又受限於技術,所以僅測得澎湖有六十四個島。

如今科技進步,再加上許多地質學家、文史工作者的調查質疑,尤其位於澎湖北海的新生沙洲「澎澎灘」誕生後,如今澎湖究竟有多少個島嶼,一下子成了大夥討論的話題。

總面積增加十五平方公里

為解開疑竇,澎湖縣政府地政局編列八十五萬元預算,委託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教授李良輝進行勘測。今年二月起作業,歷時九個多月,終於謎題揭曉。

高應大採用遙感探測方式,藉由華衛二號、法國SPOT5號衛星確定島嶼地理座標,建立各島嶼正確方位與面積,結果大出意外。經調查澎湖群島有九十座大小島嶼,總面積有一四一平方公里,相較過去增加了十五平方公里。

澎湖地政局長蔡俊哲表示,根據國際公約,島嶼的定義是自然狀況下四面環水,且最高潮線時仍露出水面的陸塊;而廣義解釋,澎湖應該有九十七座島,還有一些是退潮才會露出海面的島。

極北島目斗嶼換成大蹺嶼

最新的勘測結果出爐,澎湖群島範圍有了改變,極東:查某嶼,極西:花嶼,極南:七美嶼,極北:目斗嶼改成大蹺嶼。

新增加的島嶼有廿八個,湖西鄉四個:番黍仔尾嶼、赤嶼、溪塭、鼓架嶼;白沙鄉十一個:澎澎灘、流迴礁、大蹺嶼、龍頭礁、順風礁、白賊嶼、小列嶼、印仔、二嶢礁、半年礁、小屈爪;望安鄉有十三個:船後礁、天台山塭、籠塭、凹門礁、北塭、白沙塭、南塭、鐵鉆、柴垵塭、香爐、豬母礁、大塭、酒甕嶼。

其中有兩個島嶼已相連,測天島與澎湖本島案山相連;尖嶼與白沙島歧頭相連,所以減少兩個。有趣的是,九十個島嶼中居然還有同名的島嶼,白沙鄉瓦硐村海域與望安鄉花嶼旁都有一個島叫做草嶼。

蔡俊哲指出,新島嶼的命名,以內政部正執行中「台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計畫案」的澎湖縣地名辭書初稿為依據,相關的新資料也將報備內政部核備,當作今後中華民國有關文獻資料的基礎,舊資料將更改,改寫新歷史。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sviatoslav

完整收錄中國六百個城市的衛星影像
並精選百大重要城市的鳥瞰照片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管淑平/編譯

地球物理學家觀察地球磁場的變化指出,過去一世紀以來,地球磁場的北極加速從現今的北美洲移往較南邊的西伯利亞地區,如果持續下去,推算50年後阿拉斯加地區將見不到極光,反而是西伯利亞和歐洲成了這種天文奇景的上演舞台。

提出地球磁場移動的奧勒岡州立大學古人類學家史東納8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指出,「這或許是正常的震盪活動,終究會再擺盪回到加拿大。」儘管地磁北極加速往西伯利亞方向移動,但是正在溫和減弱的地球磁場消失的可能性很低。

地球磁場是由地心內液態金屬運動產生電流形成的,會影響地球氣候、候鳥遷徙、生物和人類活動,地球磁場之謎一直令科學家著迷,雖然地磁極區變動長久以來已經為科學家所知,甚至磁場南北極會罕見的顛倒,然而,這些現象發生原因目前都還不清楚。

去年提出的研究顯示,地球磁場強度過去150年來減弱10%,史東納的研究則顯示,相同時間內的地磁北極也往較南方移了約685英里(約1102公里),過去一世紀的移動速度比四世紀之前相對穩定的移動還要快,以這個速度來看,地磁北極有可能在50年後從北加拿大移到西伯利亞,屆時極光秀不會在阿拉斯加上演,改在西伯利亞或者北歐州出現。

史東納是分析北極數個湖泊的沉積岩層的物質,因為沉積物會記錄地磁場狀況,經由碳鑑定法找出地磁場的變化。

指南針所指的地球磁場北極與地理北極不同,地磁北極1831年發現,到1904年再度定位時已經移動了31英里(49公里)﹔地磁南北極顛倒平均每20萬年發生一次,不過間隔並不固定,上一次地磁南北極顛倒已是78萬年前的事了。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慧婷/編譯

最熱、最乾、風暴最多 2005年氣候「三高」極端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報告,2005年是最熱、風暴最多且最乾燥的一年,顯示出對抗全球暖化已經到了克不容緩的地步,目前在加拿大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也呼籲各國趕快採取行動。

「如果我們不正視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這將不只是各國的錯誤,將是人類的錯誤,包括你、我和大家的錯誤」,在蒙特婁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提醒世人正視全球暖化危機的急迫性。

排放黑煙,砍伐森林,冰原融化,人類對地球的危害即將面罄自然的反撲。除了溫室效應產生節節高升的氣溫之外,大西洋颶風今年一共出現14個,刷新了以往的紀錄,會議中提出報告,2005年可能是有史以來地球氣溫最高、最乾燥、風暴最多的一年。

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希望能夠喚醒世界各國的環保意識,攜手保護地球。馬丁說,「我們聚集在這裡,已開發國家不能逃避責任,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這是今年二月「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聯合國首次召開的氣候會議,佔全球排放工業氣體1/4強,全球溫室效應的最大推手美國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也在會議上成為眾矢之的。

根據京都議定書規定,2012年已開發國家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需要比1990年水準降低5%。主辦國加拿大也希望,189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成員國,9日會議結束之後,能在未來兩年內持續就氣候暖化議題進行討論,尋求減少廢氣排放的方式。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天氣暖化已不是新聞,不過隨之而來的自然災害我們卻不能置身事外。目前在蒙特婁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中,有科學家就指出,由於氣候暖化,2005年成為氣象史上氣候最極端的一年,且情況可能將愈來愈嚴重。

今年全球各地發生了許多以往少見的自然災害,科學家表示,它們彼此之間也許沒有因果關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都是氣候暖化直接造成的結果!

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表韓森在接受多倫多星報訪問時表示,她和同事分析包括美國政府和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後,匯整出今年的極端的天候紀錄。

紀錄中顯示,今年是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全球氣溫打破1998年的高溫紀錄;今年也是北極冰融最嚴重的一年、亞馬遜河地區數十年來最乾旱的一年,此外,加勒比海海水溫度的偏高,也導致當地珊瑚礁大量褪色,情況嚴重。

不僅如此,今年還是大西洋颶風最頻繁的一年,估計有命名的熱帶風暴就有26個,颶風有14個,甚至颶風規模達到最強等級的有5個,都創下了歷史新高,造成北美洲損失規模空前重大。

科學家指出,從1950年開始,地球2%的陸地夜間溫度有不斷升高的趨勢,這與人類燃燒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廢氣有直接關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颶風研究小組則強調,恐怕明年情況也難以改善,極端天候現象將不斷出現,日趨嚴重。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譯彭淮棟/美聯社蒙特婁六日電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6日發表報告指出,2005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氣候最極端的一年,不但最熱、暴風雨最多,也最乾燥,顯示全球對抗地球暖化已刻不容緩。

報告由全球最大保育組織「世界野生動植物基金」(WWF)主撰,使用美國政府和「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2005年創下極端氣候紀錄,在地球溫度、極冰融化量、大西洋颶風強度、加勒比海水溫各方面都創新高。在亞馬遜河流域是百年來最乾之年。

根據美國航空太空總署10月提出的報告,2005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998年的原有紀錄高華氏0.1度(攝氏負17.72度)。

WWF首席科學家蘿拉‧韓森表示,颶風有其周期循環特質,但2005年的颶風打破循環特性,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測18到21場暴風雨,結果暴風雨次數太多,該中心用來給暴風雨命名的羅馬字母用完,得用希臘字母補充。

北極海冰覆蓋面積在2005年9月創下新低,比原有歷史紀錄少129萬5000平方公里。韓森表示,預測資料顯示,北極可能在本世紀結束前,不見冰影。

報告說,危機極為明顯,全世界都必須承認防止地球暖化的必要,而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就是減少廢氣排放。

【2005/12/07 聯合晚報】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國華/編譯

受到全球暖化效應的影響,中國大陸黃河的水量,在過去10年中,已經減少4分之1。而黃河源頭的青海省,許多湖泊已經漸漸乾涸,專家警告,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很快就會向黃河的下游蔓延。

青海省藏族自治區的瑪多縣,以往有千湖之縣的美稱,這裡有4千多座湖泊,孕育著黃河的源頭。但隨著全球暖化效應的影響,瑪多縣處處湖水的景色已經不見,代之而起的是一片乾涸的景象。

根據專家估計,在過去30年中,青海省的平均溫度,已經上昇攝氏1度之多,使得附近大約3000座湖泊完全消失。影響所及,黃河的水量,在過去10年已經下降4分之1。

從僅存的湖泊望去,可以感受到情況有多嚴重。湖水面積,正在一點一點縮小當中。研究人員羅安新指出:「根據我們分析,這30米就是這20幾年以來,退縮的幅度。」

另外根據中科院的研究,黃河發源地之一,阿尼瑪卿峰的冰河,在1966年到2000年間,已經向後退縮400公尺。永久凍土層的融解,使得附近的地層出現鬆動,草原形成沙漠化。

直接面對衝擊的,就是以放牧維生的藏族人。但專家警告,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雖然目前只在黃河上游的青海省可以感受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乾旱會向下游蔓延,影響更多依賴黃河而生的居民。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自ptt] 

作者  CCM (塵世慵懶)                                       看板  TY_Research
標題  [報告]敏都利颱風侵台始末(2004年颱風)
時間  Sun Nov 27 20:37:46 2005

2004敏都利颱風侵台始末
敏督利(Mindulle)颱風重創台灣,本身環流及西南氣流雲系所夾帶的豪雨實為其主要的破壞力。通常而言,重創台灣的颱風之中,強風造成嚴重災情通常機會不多,常見廣泛的破壞力主要還是來自於豪雨,以及豪雨造成的洪流、淹水、土石流等後續效應。

帶來豪大雨的颱風通常要符合下列幾個條件的一項或多項:
    (1).颱風本身行進速度緩慢,影響時間長
    (2).大氣條件配合,對流旺盛水氣供應足:如「夏颱與西南氣流」或「秋颱與東北季風共伴」的形式
    (3).地形、大氣條件與颱風路徑、環流的配合條件
    (4).颱風環流誘發之強烈對流雲胞(八七水災、潭美颱風等特例)
敏都利颱風路徑圖   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2004/MINDULLE/track.gif
    以督利颱風來說,很不幸的前三個條件都符合:
1.條件一:
      敏都利颱風一生,除了形成初期到菲律賓東方海面及在脫離台灣北部海面後往東海行進速度較快之外,影響台灣期間,速度大概都在十五公里以下,甚至多數時間是以還不到十公里的速度移動,實是肇因於該時大氣環境配置下,導引氣流並不夠強(2001年桃芝、納莉、利奇馬颱風情況雷同)
      行進緩慢的兩個關鍵時段卻是造成敏督利颱風嚴重原因所在:
      第一時段:在菲律賓東北角附近滯留的期間,強度上雖是有所減弱,但從雲圖上卻可發現中心西南方的外圍雲系隨著颱風停留的時間拉長而越見延伸,逐步涵蓋大部份南海海面,南海海面高溫產生的水氣隨著颱風外圍風場的影響下,擴大範圍後並朝向颱風中心輻合,也建立了強烈西南氣流水氣源源不絕的基礎。
      第二緩慢點,敏都利颱風登陸後到出海後的時間較長,原颱風中心在花蓮登後在台灣陸地北上時實已逐漸減弱,並同時於中部外海產生一較明顯的副中心,此副中心逐漸增強並沿台灣海峽緩慢往北移動,拉長了颱風本身在台灣影響的時間。副中心北上移動期間在海峽中發展並增強,並逐漸整合原中心在登陸後被破壞環流及風場,進一步引導西南氣流的雲系持續移向台灣,最後在颱風中心由淡水附近出海後(或者是由副中心產生取代後),整合整體環流持續朝東海前進,西南氣流的龐大雲系開始在七月二日的晚間到七月四日三天內持續襲向台灣,並降下歷來罕見的西南氣流超大豪雨,成為在納莉颱風之後另一場有名的「七二水災」。根據經濟水利署資料,「七二水災」所降下的豪雨,以南投國姓鄉九份二山166.5公厘時雨量最大,累積雨量則以高雄縣桃源鄉2,142.5公厘最高。
2.條件二
      大氣諸多條件配合。南海海域在當年梅雨季時,西南季風支援的水氣並未給予當時幾波梅雨鋒面帶來夠可觀的雨勢,似乎是代表著南海海域開始累積了一定的水氣與能量,未被適時被帶離散失。之後雖有康森及燦樹兩個颱風的生成,但因為影響時間不長,似乎對於釋放累積於南海水氣及能量的影響有限,在燦樹颱風登陸越南之後到敏都利颱風在巴士海峽滯留前,約有半個月左右期間,南海再未受其他天氣系統明顯影響,也沒任何可觀天氣系統的生成,以致總是無法產生廣泛的氣流並適時帶走海域上空積聚過多的能量與水氣。
      敏都利颱風於關島海面生成後,以偏西到西南西方向快速移動接近菲律賓東方近海時,其東方又生成了另一個婷婷颱風,並在敏都利颱風快速往西移動的同時,婷婷颱風則開始轉向北上,並迫使原本導引敏都利颱風前進的太平洋高壓斷裂並東退,使到達菲律東北方近海的敏都利颱風轉向偏向西北西到西北角度移動,並逐漸減速至略呈滯留,但此時亦發展到達到其生命史中極盛階段─125Kts四級颱風。台灣氣象局預計此颱風有極高機會影響台灣,於6281730分發布東南部海域及巴士海峽的此中度颱風的海上颱風警報,次日2923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但是該颱風在此滯留到隔日,才開始往北偏並推進到台灣東部陸地。71日晚上22時許於花蓮市南方近處登陸,次日上午官方中心定位由淡水河出海。實際上是海峽產生的副低壓中心整合環流後,漸漸加速北上。但颱風離去後,太平洋高壓還是未大幅西伸並明顯到台灣地區,此段其間,殘餘西南氣流結合南海的雲系源源不絕由南海北部一帶進入台灣陸地,一個個對流雲胞帶來狂暴的雨勢,三天內在台灣西側山區倒下前所未見的驚人累積雨量,尤以高屏山區為最高雨量所在。
      可以說綜合各種大氣條件後,敏督利颱風在巴士海峽的滯留成為導火線,成為南海積聚水氣及能量的磁吸中心,源源不絕的被導引向颱風中心並隨著移動。最後即使在颱風中心終於北上離去後,又無其他明顯的天氣系統可以阻斷西南氣流的影響,影響時間的似無止盡的拉長,使得台灣陷於多日豪雨的嚴重災情之中。
3.條件三
      當敏督利颱風登陸前沿著東部北上時,迎風面的東部地區成為豪雨中心該是合理的結果。而假使颱風持續由東海岸北上並且移到東海時,再因氣流環境的配合而引進西南氣流時,此時就會換成西南氣流迎風面的中南部山區會降下大雨。敏督利颱風的路徑本身就是會引發豪雨的不利路徑(類似於道格颱風,但中心有穿越整個台灣陸地)加上大氣條件又適時配合,環流分別在影響東西部期間與地形的交互作用,造成登陸前先在東部造成豪雨,出海後又在西部造成豪雨及洪水。
    若是細究其路徑,加上副中心生成後對於環流的影響,敏督利颱風或可說是綜合了兩種暴雨颱風的路徑來影響台灣。中央氣象局在敏都利颱風海上警報發布後,颱風中心偏西移動來到菲律賓東北方近海會開始減速並滯留雖是預期之中,但卻因此無法確定滯留並開始加速移動的颱風中心會是較大角度轉彎沿東部海面北上,或是以較小角度轉變以類似貝蒂颱風的路徑沿西部海峽北上。而敏都利颱風卻在此時卻是以一個近似直角的詭異大轉彎,直接轉向正北朝向台灣東部直撲而來。颱風中心在東部登陸後就如同之前提到的,產生一個較明顯的副中心也在西部海峽逐漸增強後並以一偏北路徑行進,如同是另一個颱風中心在海峽沿途肆虐台灣西部陸地。  因此可以說,當初在氣象局預計中的兩種路徑算是都發生了,敏都利颱風算是結合二種路徑的方式侵襲台灣:先是東部海面北上,原中心登陸並後並逐步消散的同時,另一個中心重整再從西部海峽北上,這樣的折衷的路徑卻同時重創台灣全島東西部兩側,產生嚴重災情。
總而言之,敏督利颱風的嚴重災情表面上雖是為結合諸多不利條件的天災,但是在自然的因素外,卻也結合之前天災人禍的累積環境因素(如大地震及履次風災後的地層破碎鬆軟、嚴重水土流失,及人為的濫墾濫代、山坡地及河川地的過度開發 ,沿海地層因超抽地下水產生的地層下陷…等諸多條件),造成又一次嚴重的颱風災情。
   個人覺得,人都是不出事不檢討,而事後的檢討大家都頭頭是道,問題是解決的方案有沒有落實並持續的維護才是重點,而不要每次有了災情才又重現受災、檢討、改進、敷衍、麻痺的循環,那樣台灣永遠走不出災難的威脅,令人痛心的畫面會不斷的上演。

geohisv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